《大邑茶史05》普洱崩了跟我大邑肾有关系吗?
品茶界专注茶领域的信息分享:
“文字:茶不多先生”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大家好,我是查布多先生,
每天幻想着用巴巴庆泡脚的硬核男人。
温馨的提示:
本文长近5000+字,适合睡前或私人时间阅读。
上次的书已经捡起来了,继续吧!
过去,大邑茶的历史大多是按时间顺序书写,然后以历任厂长的经历为线索记录下来。 随着吴远志接任,厂长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 2004年后,普洱成了“风中之猪”。 吴元志也趁着普洱的春风,踏上了复兴大邑的宏伟计划。 然而正是这股风吹得太猛,也导致了2007年市场的崩盘。崩盘,本期我们就来说说茶人耳熟能详的普洱崩盘事件。 严格来说,它不属于大邑茶历史的范围,但它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也可以间接证明吴远志的前瞻性眼光。
我们先把时间线拉回到2002年,此时的吴远志还在宝山水泥“玩泥巴”。 11月24日(一说是23日),广州茶博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云南茶商提供的茶叶。 “宫廷普洱”在广州茶博会上被评选为普洱茶王。 净重是100克,也就是两两。 再加上鲁迅先生收藏的故事,起拍价就达到了万元。 拍卖开始后,《茶王》就受到茶迷们的疯狂追捧。 一时间,竞价标语频频举起。 整个竞拍过程中,来自顺德的55岁买家梁某,手握93号车牌,无疑是现场最帅的小伙子。 他一出手就报出了24000元的价格。 一群买家见大叔,你没有武德,纷纷鼓起勇气与地主作斗争,把你活活打死。 价格立刻就被拉到了十万,在场的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挤满了现场。 他们忍不住拍手称他是好人。 梁先生原本以为价格是12万,但也许是出于走红的虚荣心,他一下子就付了16万。 场面安静,竞拍者沉默,主持人一头雾水。 经过反复询问,各界竞拍者均表示买不起、不想要。 最终,茶王被梁先生以16万元的价格带走,留下了他的遗产和名声。
如果您对160,000/100g感觉不是很强烈,我们可以换算一下。
16万/100克,也就是每克1600元,折算成散装售价57万元,差不多400万元了。 这是一个让轩辕浩落泪、让千语落泪的代价。 任何明星产品在这个价格面前都会被大家黯然失色。 更何况,那已经是18年前的事了。 当年,北京内四区的房价仅为4300元/平方米(房天下数据)。 毫无疑问,2002年16万元的成交价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纪录。 即使到了2G网络时代,普洱茶依然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其曝光度不亚于一年后的裸照丑闻和汶川地震。
我讲一个2004年的小故事:当时,时任云南省青联常委的胡明芳同志到北京开会。 会上一位领导听说他是昆明人,随口说道:“你们那儿的普洱茶不错!” 出生于湖南的胡明芳很困惑。 什么是普洱茶? 现场气氛顿时安静下来,胡明芳只能对领导尴尬却礼貌地笑了笑。 大家都在官场。 他这次代表云南省来北京,对普洱的无知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
回到驻地后,胡明芳立即翻阅各种资料,终于对普洱茶有了一些了解。 当晚,经过与云南省团委、茶叶协会等各方协商,他萌生了马帮进京的想法。 他以形成一股马帮为目标,从政府的角度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营销活动,以体现政府对普洱的认可和重视,这不是广告公司两次头脑风暴就能完善的营销活动。 所以,此时只是一个想法,属于年轻人的青春热血、三分钟热血。 一切准备工作都需要在未来做好。 没想到,2004年底,当云南茶协去参加广州茶博会时,马帮要来北京的消息不胫而走。 当胡明芳听到这个消息时,虽然还是祝愿“汉奸”身体健康,但已经被逼到了“死胡同”,只能硬着头皮启动计划。
一支马帮进京,不仅仅是一群牧民进京那么简单。 医疗、物资、宣传、贡品等资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避免被贴上浪费人钱、浪费公共资源的标签,车队进京需要“有信誉”。 ,即有正当理由。 胡明芳与一级演员张国立取得联系,打算邀请张国立担任马帮在北京活动的代言人。 他还承诺用一路筹集的资金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为自己赢得了慈善家的美誉。
2005年5月,一支由120匹马、11个民族、46个马锅头组成的大马队,载着6吨普洱茶从云南出发,途经成都、西安、太原等80多个县市、河北。 经过4000多公里的旅程(谁说8000公里都是天真的,官方记录是8000英里),我们于10月9日抵达北京。
这次千里之外的雄伟京城之旅,成为普洱茶行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营销案例。 4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人。 当马帮行走在北京街头时,激起了北京市民前所未有的热情。 在全国各媒体狂轰滥炸下,马帮新闻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普洱茶热潮,从而推动了普洱茶的快速崛起。
· 大篷车到北京路线图
大易今年也没闲着。 北京大篷车计划于10月27日返回昆明,另一支大篷车即将出发。 大邑县得到了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组建了自己的大篷车。 我们以追溯茶马古道、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进入西藏,还捐建了许多学校。
· 大篷车西藏旅游路线图
整个2005年,在大篷车的带动下,普洱彻底走红。
2006年一整年可以说是普洱茶概念备受瞩目的一年。 从主流媒体到门户网站,普洱茶被描述为一种可以长期投资的金融产品。 其中,央视多次在财经频道播出相关题材的节目,甚至还专门推出了长达49分钟的专题节目,详述当年的人气。 (原视频已上传至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疯狂普洱”即可查看完整版)同时,大量老普洱茶被售出各大拍卖行的拍卖,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普洱茶收藏的热情。
这一系列的曝光操作,让普洱的名气飙升,社会知名度暴涨。 不过,真想通过提价赚钱,还是要靠资本的炫耀操作。
2006年初,大量资金开始涌入市场,让人们产生了普洱产业已经四分五裂的不必要幻想。 整个行业浮躁、浮躁,最终形成了全国性的普洱茶炒作狂潮。 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加入普洱茶事业。 炒房的人已经搬不动了,但普洱炒房的人依然是最受欢迎的。 热门产品一天一个价格,甚至一天几次。 价格飞涨。 平均而言,升值100%-200%。 最受欢迎的是一些品牌。 你可以给他们一个批号,然后自己制作。 有的包装纸盒甚至可以卖到上千。 。 。 可以说,只要我奶奶到时候还能出名,就一定会加入晁普儿的军队。 这气势极为恐怖,恐怖到连普通茶商都感到不安。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07年,进入云南普洱茶产业及周边产业的资金额约为140亿元。 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07年。然而资本的目的是用钱赚钱,与建筑业、开发业关系不大。 钱赚够了,就立刻把工资从锅底捞出来,排走资金,留下来不及逃跑的人。 ,都成为了高层接班人。
总之,普洱走红,资本进入,价格飙升,资本出逃,市场崩盘。
可以说,2004年到2007年的普洱,是一波汹涌的浪潮,但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总有人在裸泳。
· 退潮时... · 退潮时...
2007年对于大多数饮茶者来说是痛苦的一年。 史称“普洱崩”。 对于当时还在暗恋初中女同学的我来说,我没有参与其中。 作为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显然是有很多的联系,但对于那些深陷其中的人来说,那段时期一定是艰难的。 仓库里满是普洱,茶汤苦涩。 无论如何,它一直在上涨。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该系列的主角吧。 正如我们已经透露的,2007年的大邑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此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大易主席再次展现了他的超前眼光。 大衣一直都有提前备货的习惯。 0405的原材料价格极其便宜。 按照大邑的习惯,通常是提前1到2年采购第二年产品的原材料。 但对于其他高价收购0607毛茶的商家来说,因倒闭而低价出售产品将产生巨额资金。 处于亏损状态。 大亿之所以躲过一劫,是因为2007年原材料采购较少。从2007年整个营业额来看,不能说是出色,但超过了2006年,赚了6亿。
因此,在整个市场悲观的时候,大易高调宣布建立集团体系。 集团的好处除了大家能想到的客观优势,比如方便管理、资源复用之外,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件极其要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在整体市场崩溃的情况下,只有大易可以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 这是自身实力的体现,同时也给人们灌输了一种理念。 不管市场大跌,我大义依然不惧危险。 天时、地利、人和,一旦大易占据了优势06年的普洱茶,这个行业巨头就没有悬念了。
此时,《蜘蛛侠三部曲》旧版已经上映。 大易深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 既然成为了领导者,就必须承担起“救市”的责任。 除了上述马帮进藏之外,大衣还以合作伙伴的名义参加了崔永元主持的《我的长征》栏目。 同年,大邑不仅在北京建立了大邑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大邑茶,体验喝茶的乐趣和魅力。 还出资成立了云南大亿慈善基金会,让人们看到大亿不仅是一家逐利企业,更是为公益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8年,以5000万的价格中标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权,成为第一个出现在央视招标并取得成功的茶叶品牌。 “5000万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吴远志在采访中表示,“这笔钱花得值,大邑今天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不做,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 未来其他公司也会这样做,现在我们占据了这样的品牌高点,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还是对整个行业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说,2007年的大邑与市场上的茶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多数茶人都说自己年轻无知,站错了队。 他们也体会到了一个人生道理:这一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于是他们都转投吴老师,从此成为了大一的忠实粉丝。 并在此后十年,成为大邑的根本。 2010年初,大衣的《瑞虎吉祥》登场。 作为生肖系列的首款产品,凭借庞大的客户群,成为普洱茶圈的年度保留节目,吸引众多品牌纷纷效仿。 如果说苹果发布会是科技圈的春晚,那么大邑生肖糕发布会与普洱圈的春晚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你不得不感叹吴远志先生当时多次睁开眼睛,提前看到了市场。
本来想讲2014年的“崩盘”,但看了各种数据后,发现2014年与2007年相比,难免变得有些小家子气。 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当前字数为 3,000 字。 为了体现这个系列的深度,我决定将其增加到4000字左右。 为此,我想在这里谈谈“崩溃”的概念。 我先说一下结论。 任何金融产品要么正在崩溃,要么正在崩溃。 从理论上讲,各行各业的崩溃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事件。 但现在巨头林立的普洱茶市场,在国家的认可和推广下,绝对不会因为长期发布单一产品而崩溃。 这个时间很长,至少大部分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大概都等不及了。
然而,市场上有不少茶人喜欢用“倒闭”二字作为口号,假装自己是2007年的龙头老大。呃。 靠普洱发家致富的人,大多都实现了财务自由。 不管他们有多坏,他们都不会在任何地方见到道貌岸然的人传播崩溃论。 前段时间沧海跌破8万的时候,就有人多次说大盘要崩盘了。 我们一起装死吧。 这让我妈妈震惊了整整一年。 让他卖掉货物然后逃跑。 他还说他还能战斗。 ,扶她起来。 她和建立牌坊的女士没有什么不同。 试想如果沧海跌破4万会怎样? 市场仍然不会崩盘,但有可能因为投机者个人实力不足而崩盘。 把“崩溃”两个字一直挂在嘴里,不会给你带来丝毫的光彩,也不会受到后浪者羡慕的目光。 现在,后退者的视野更加明亮。 反之,就会体现出个人风险控制能力的不足,造就一个单纯老实的人,傻了十几年,富了。 当然,我们需要对老年茶饮者保留足够的尊重。 毕竟,即便是以16万元拿下普洱王的梁先生,如今也已经73岁了。
但一些年轻的市场动摇者更有趣。 每当一个明星产品走红,他们就开始谈论崩盘。 试想,在2007年,这些浪子还处于生发年龄。 我无意对这里的任何人不敬。 我只是觉得既然大家都选择了这个行业,相信大家可能都听腻了大一的话。 我们不妨相信自己的选择。 再说一遍,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 当然06年的普洱茶,如果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外设,那么本节对你来说就没用了。
·碰撞?
我已经说得够多了,所以我就到这里为止。 如果有人真的想让我谈论这个话题,我们会单独开一篇文章。 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支持崩溃论,你不妨想想十年前那群告诉你房价会崩溃、下跌的朋友,如果你还是朋友的话。
大邑茶的历史差不多结束了。 未来,我们可能会逐渐回归市场的讨论。 如果朋友们想了解更多大邑、普洱等信息,也可以私信或者评论联系我。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我会整理并再次说明,谢谢。
超过
个人经营并不容易。 我希望留在这个行业,成为众多公众号中的泥石流。 我对创作的兴趣让我开始,但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我不求回报,也不想乱来。 如果您不嫌麻烦接受广告,真心希望点赞、观看、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愿意支持你。 非常感谢!
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甚至想和我吵架,欢迎随时后台私信,或者在文章上留言。 我会尽快回复消息,比回复老婆微信还要快。
信息来源于网络收集,本网站不对信息负责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