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亩也要无害化处理!贵州严厉打击茶园违规使用草甘膦

“宁要草,不要草甘膦!”贵州以零容忍态度守住“干净茶”底线。
12月3日,凤冈县综合执法局生态农业大队联合何坝执法分局在何坝镇开展茶园冬管执法巡查,发现了施用化学除草剂的痕迹,经与该片区茶园网格化监管负责人和该村委会联系,多方调查后,核实涉事茶园面积0.8亩。
凤冈县何坝综合行政执法分局,对辖区0.8亩违规使用草甘膦的茶园开展立案调查。
执法人员当即对受污染茶园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何坝执法分局对当事人唐某涉嫌违规使用草甘膦进行了立案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这是贵州省2020年查处的第32起违规使用化学除草剂事件。
频频开出“草甘膦罚单”因何而起
自上世纪70年代草甘膦问世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最主流的除草剂,作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在2015年被世卫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质”。
2015年世卫组织将草甘膦列为“可能致癌物质”。
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超量使用除草剂导致严重抑制、阻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作物会出现抗逆性下降、产量下降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除草剂会在作物组织中积累,从而导致人体食用后出现慢性危害,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癌症的风险,被世卫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质”。
在全国率先喊出“拒绝草甘膦”
早在2014年,贵州已经全面禁止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违规进入茶园使用。
2019年,贵州发出《关于开展草甘膦等除草剂专项整治的通知》。
2019年4月,贵州发出《关于开展草甘膦等除草剂专项整治的通知》,明确提出,以茶园菜园果园为整治重点,杜绝经营违规草甘膦等除草剂,生产基地不得违规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要求全省茶叶蔬菜水果草甘膦等除草剂残留检测合格率要做到100%。
2020年,贵州进一步加强了茶园除草剂使用细则。
2020年9月,贵州又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园除草剂整治工作的通知》,对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进行了再强调,《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第六十条规定:“不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农药使用者为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处5万以上10万以下的罚款,农药使用者为个人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誓言与行动
2019年12月,第八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上,贵州17家信誉良好的茶企代表全省5000家茶叶企业上台宣誓:“我们志愿参与发起,‘干净黔茶·全球共享’诚信经营行动,并呼吁贵州茶行业:遵守茶叶质量安全规定,宁要草不要草甘膦,坚决不用除草剂;严格遵守茶园禁用农药清单,坚守质量安全;严格按照茶叶品牌标准对标生产,确保产品品质;维护市场秩序,恪守职业道德,杜绝假冒伪劣,坚持诚信经营;自觉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共同做好干净黔茶,为建设茶业强省贡献力量!”

2019年12月,贵州17家茶企代表宣誓守护干净黔茶。
誓言峥峥,入耳入心。贵州用行动,严守质量安全红线,严格质量安全管理。2020年,因违规使用草甘膦获罚的媒体监督报道“音量不减”。贵州干净茶以不要“遮羞布”的勇气与决心,大力整治违规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的“不安全”行为,茶园里有了网格化监管负责人,联合执法巡查机制形成常态。
草与树木同茶园和谐共生,贵州用绿色防控技术呵护茶园生态。
贵州省全面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2019年,贵州大学建立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基地35个,采集优势天敌种群3个,筛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5套,推行茶树病虫害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4种,开展技术培训,1.55万人次。同时,依托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省茶叶研究所植保团队、省植保植检站等专家技术力量,研究集成了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23个茶叶主产县开展了试验示范,正逐步向全省43个茶叶主产县进行全域推广。
“宁要草,不要草甘膦!”贵州以零容忍的态度守住“干净茶”底线。自2012年以来,贵州茶叶在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情况检测中连续8年合格,居全国前列。“我们以质量安全为保障,推动绿色发展,按照欧标、有机、绿色标准,坚决打击违规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行为,发现一处查处一处。”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安处副处长蔡兴洪说,要用实际行动呵护贵州茶的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