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门寺出土茶具看唐代茶道全过程
品茶界专注茶领域的信息分享:
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再现。 文物的规模之大、精美程度震惊世人。 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珍贵文物中,一套唐代皇室使用的金银茶具引起了无数学者的关注。 被誉为世界上最早、规格最高、配件最齐全、工艺最精湛的茶具珍品。
据出土的《供帐》碑记载,供奉的茶具为:“笼一笼,重十六两半。龟一只法门寺出土的茶具,重二十半两。盐台一对,重十三两。打结一个。”笼子,重八两三分。茶槽、滚筒、茶卷、勺子各一副,共八十两……釉面茶碗、折子一对……”等等。
按其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这些茶具给我们完整地展示了唐代茶道的全过程,与唐代陆羽《茶经》中的描述基本一致。 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
炒制——粉碎——过筛——沸水加盐——加茶粉——品茶
第一步是烘烤
茶笼是用来盛放圆形或方形茶饼的器具。 一般悬挂于阴凉通风处,保持干燥。 当茶饼湿润时,茶篮还可以用来烘烤。
烘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 首先,不宜放在通风处,因为火势飘忽不定,很容易造成茶饼受热不均。 其次,烧烤时最好使用火力较强的木炭或柴火(如桑树、槐树等)。 请勿使用烤肉用的木炭、油腻的木炭或腐烂的木头。 古人相信这会导致烤肉。 茶饼有一种奇怪的气味。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件鎏金空心飞红球纹银笼,就是典型的茶笼。 笼身呈圆柱形,直口、直腹、平底、四足。 盖与笼体制成卡扣口,卡扣在一起。 吊梁呈半圆形,两端弯成钩状。 笼南瓜的图案上焊接着十九对姿态生动、自由飞翔的天鹅。 盖口上下沿鎏金,笼足呈三瓣花形,精致华丽。
▲唐代鎏金镂空飞鸿球纹银笼(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二步是粉碎
待茶饼干燥后,将茶饼放入槽中,用滚筒碾碎。
民间磨坊一般用木头制成,内呈椭圆形,外呈长方形。 椭圆形有利于操作,外面可以防止翻倒。 皇室用的显然更加奢华。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滚筒由磨槽、槽座、抽盖组成。 通体鎏金,底部呈弧形,有利于磨轴在槽内来回滚动。 前后两端的槽板各饰三道相连的流云纹,内有一珠形门。 左右两侧槽板饰有麒麟、流云纹,中间开三扇镂空门。 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槽面内插入一块可沿槽抽动的矩形盖板。 当关闭时,槽体被密封。 滚轴两侧以轴眼为中心饰有镀金花卉,外围饰有流云图案,带来富贵。
▲唐代鎏金花鸟纹银茶槽、滚筒(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三步,过筛
磨出来的茶叶有粗有细,有好有坏。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可以作为泡茶的原料。 这就要求必须经过筛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正的古代茶饼以前从未发现过。 这件地宫出土的飞鹤纹鎏金银茶饼和门座堪称绝无仅有。 它由盖、体、座、箱、抽屉五部分组成。 其形似有顶方盒,饰二飞天流云相向。 罗身前端饰云山,后端饰双鹤流云。 两侧饰有两位手持旗帜、长袍包髻的仙人。 底座上有十个空心杏仁形门,前后各各各各各各各各各各三扇。 器身内有罗及罗抽屉,罗框内尚存有编织罗的碎片。 罗屉是一个长方形的桶,用来收集筛下的茶粉。
▲唐代鎏金银飞鹤纹茶螺子及底座(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四步:水烧开,加入盐
茶叶准备好后,就可以煮水了。
唐代人们认为泡茶水以山水为最佳,其次是江水,井水最差。 急流的水不适合饮用。
水沸腾时,冒出如鱼眼般的小气泡,并有轻微的声音,称为“初沸”。 若锅沿有如珠子般的气泡上升,则称为“二沸”。 水波纹称为“三沸”。 ”。只有到第三沸时才可以在水中加入茶叶。
唐代人喝茶时也喜欢加盐。 水第一次烧开时,应加盐调味。 但是,您必须注意添加的盐量。 不能因为味道浓就加太多的盐,否则就失去了喝茶的初衷。
地宫中的莲蕾摩羯纹三足银盐台,是当时储存盐的器具。 它由盖子、平台和三脚架组成。 盖上有莲蕾,莲蕾是空心的。 上半部和下半部可以打开和关闭。 桌板盖的形状非常独特。 它是一片卷起的荷叶,茎上有一朵花,叶上有四个摩羯座尾巴。
▲唐仁牛摩羯纹鼎银盐座(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五步:加入茶粉
唐代流行两种饮茶方式,一是陆羽倡导的泡茶法,二是苏显提出的点茶法。
两种方法在前四个步骤中没有太大区别。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添加茶粉的步骤。
如果是泡茶的方法,当水“二沸”时,先舀出一勺水,然后用竹钳将沸水搅动,用“泽”(茶匙)量出水的量。将茶叶沿着漩涡中心倒入,当水沸腾、波浪翻滚时,加入刚刚舀出的水,防止水沸腾,以保持水面的“泡沫”,也就是水面上的白色泡沫。
就制茶方法而言,首先,茶叶的细度比煎茶法高得多。 它要求茶叶像面粉一样细,所以粉碎和过筛两步一定要更细。 其次,它的冲泡方法与煎茶方法相反。 煎茶是将粉状的茶叶倒入沸水中,而点茶的规则是先将茶粉放入茶杯中,然后将沸水倒入茶杯中。 用茶勺或茶勺在杯子内部周围搅拌,使水和茶相互融合,直至不粘手。
晚唐时,点茶法比泡茶法更为盛行。 地宫制造的网极其精细。 从这一点来看,它们更像是为点茶而准备的器具,但加盐是泡茶方法的习惯。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纹飞鸿纹是泡茶加盐的量器,也有的学者认为是点茶时搅拌用的茶具。 争议很大,尚无定论。
茶呈椭圆形,略凹,柄平而长,端呈三角形。 柄的上下两段均镶花、鎏金。 上节由两条飞龙组成,衬有鱼子地云纹,下节由聊天珠组成。 钻石图案之间有十字架。
▲唐代鎏金银纹飞鸿纹(法门寺博物馆藏)
第一步产品
普通的银汤匙。 将茶粉倒入汤的中心。 为了达到融胶的效果,必须用茶匙敲击汤面,使茶粉溶入汤中。 勺子表面是圆形的,柄是上圆下平的。
鎏金银勺,有卷柄和长柄。 勺表面微凹,勺扁而长,上宽下窄。 柄表面自上而下饰三段蔓藤花纹,以凸起的莲蕾为边框,鎏金装饰。 第二装置用于煮茶花并搅拌以制备茶汤。
将多余的茶粉存放在盒子中以备下次使用。 金磨边绿尘飞扬,碧玉壶里泛起绿波。 这样,一杯好茶就完成了。
地宫出土的鎏金龟形银盒,是盛茶叶的容器。 它由两部分雕刻而成,并焊接而成。 其形似龟,头高,尾弯,四足内收,甲壳为盖,龟头。 而且四足是空心的。 通体刻有图案,多为龟甲铭文、锦纹、鱼子纹,有的还鎏金。
▲唐代鎏金龟形银盒(法门寺博物馆藏)
鎏金银罐,有人物画。 储存盐花。 有盖,直口略窄,深腹,平底,圈足。 腹部做成四个壶门形状,上面刻有四幅图画。 第一张照片中,一个人跪在蒲团上吹笙,面前有风鸟翩翩起舞。 第二幅图是一条蛇嘴里叼着一颗珍珠,一个人伸手去接珍珠。 第三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人跪在蒲团上,双手弹奏钢琴,两只大雁站在他面前,展开翅膀。 第四幅是两人相对跪在蒲团上,一人吹笛,一人手持碗,外面饰有缠结的树枝和藤蔓。
小银盘,鎏金图案,向日葵口和环。 捶打成型,花纹平整,纹饰髹金。 夔口,浅腹,圈足。 盘内底中央刻有一朵由四朵折枝花组成的圆花。 内腹面点缀五朵“十字”形折枝花,边缘饰向上莲瓣。
陆羽《茶经》:“茶有九难:一曰制,二曰制,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炒,七曰水”。作之,八煮,九饮。”
一杯好茶,这九个步骤缺一不可。 但只有第九步是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最大的一步,所以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法门寺《五丈碑》还记载:唐懿宗“赠……瓷秘色碗(碗)七件,内银肋二根,瓷秘色盘、叠(盘)共六件”。 经专家验证,经过研究,原来是消失了、被寻找了数千年的秘色瓷器!
素色淡黄釉茶杯、碟。
这批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秘彩瓷器造型规整,造型古朴,釉色青绿(共12件),晶莹润泽。 碗共7件,其中鎏金银纹密彩扁鸟纹瓷碗2件,盘碟6件,瓶1件。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件能与文献《五丈碑》相互印证的准确密彩瓷器。 详细记载了这批唐代秘彩瓷器的来历、件数和名称。
秘瓷一般是指传统制瓷工艺中越窑青瓷的精美瓷器。 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名窑生产的一种专门进贡朝廷的特种瓷器。 被誉为“秘瓷”。 “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月气》诗。
【秘密色彩武器】
卢桂猛
九秋的风露在窑上绽放,
捕捉万千山峰的绿色。
我希望我能在半夜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共将剩下的杯子散落到姬众手中。
卢龟蒙(?——约881年),苏州常州县人。 鲁桂猛爱好钓鱼、喝茶、写诗。 他了解各种渔具和茶具,并为它们写诗。
吕龟蒙的这首诗很有名。 后人每当谈论越窑青瓷或秘彩瓷时,都会引用这首诗并临摹。 这首诗的标题虽然是《秘色越窑》,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描述越窑的釉色,包括秘色瓷器。 只是对越窑盛况的描述和抒情的描述。
“九秋风露开窑,尽揽千峰翠色。” 前两句是吕桂蒙远远看到越窑开窑的壮观景象时的感慨:秋日晨风,露染衣裳,风中透着万千越窑器(或秘)。彩瓷)出窑后可见堆积在山坡上。 沟壑之中,千座山峰层峦叠嶂。 它们的颜色如绿色和深色,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从而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得万峰万山翠色!
后两句“好象忠孝满陶,冀中散斗残杯”,是越窑开窑后吕贵细看堆放时所记录的描述和感受。越窑器物(可能碗较多):“好象忠孝满露”是指碗在窑内堆放时,如果口朝上叠放,中间会含有一些露水。当晚的。 “公纪仲三斗残杯”是指碗里沾满露水,就像纪仲三打酒时留下的杯子一样,但里面还残留着浑浊的酒。
鎏金银纹扁鸟纹密彩瓷碗
鲁鬼梦明口中念叨着越窑的一段话,暗示着他对纪中三的崇拜。 这也说明鲁龟蒙的诗并不着眼于越窑的秘色,而是以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明白了诗人的初衷,再回想起“九秋风露花满窑,夺万峰青色”,我不再想吟诵“器上秘色”,但我感觉跟于谦用《石灰颂》的话,分明是有同一个目的:“千锤万锤,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无其事。我不是我怕我的骨头被打碎,我想把我的纯真留在这个世界上。” 总之,诗人的感受是:越窑经历了火的洗礼,终于在九秋风露中“得了千峰翠色”。 此时此景,怎能不让人想起纪中三这样的英雄鬼魂呢? !
所以,读诗不能读题,做学问不能靠题。 要说透青瓷的秘色,就必须读五朝徐琰的这首诗:
【贡玉秘色茶杯】
五朝徐炎
绿色吉祥色新,
陶成必须先向我主上贡。
巧摘明月染泉水,
薄冰轻轻旋转,布满绿色云彩。
古镜上长满了碎苔,
嫩荷留下河里的露珠。
中山竹叶醋正处于早期阶段。
有病值得十分。
秘色茶杯是青色瓷器的一种。 徐焱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茶杯的秘色,如翠绿、嫩荷含露、明月、染泉水、古镜碎苔、色彩鲜艳、薄冰比喻身体薄而透明。 这套神秘珍贵的茶具从法门寺出土,神秘面纱被揭开。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3件秘彩瓷器,釉色差异明显。 一个是绿色的,另一个是黄色的。 是两个银边金银扁碗。 内壁施黄釉,外壁施黑漆、金银。 花盖。
自宋、明、清以来,学者们对于“秘色”一词的确切含义一直争论不休。 据宋代人传,五朝吴越王钱镠规定,越窑只能烧供祭祀用的瓷器,普通百姓不得使用,而且釉料配方和制作工艺也应严格遵守。保密。 在“色”字的解释中,除了“颜色”之外,“色”还可以解释为“式子”。 “密斯”中的“密”是“机密”、“秘密”的意思,“塞”是“药粉配方”、“釉配方”的意思。 因此,所谓“秘色”,就是“秘釉配方”。 因此,“秘彩瓷”就是采用秘制釉料配方的瓷器。
不过,仔细一想,我觉得没有这个可能。 首先,被现代人视为越窑正宗颜色的翠绿、湖绿等颜色,从晋代起就大量出现,到了唐代则更为普遍。 如果用颜色作为供品,那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其次,法门寺地宫是李唐皇室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地。 自咸通十五年(874年)闭馆以来,一直未曾开放。 据记载,地宫内的宝物大多为易、羲两派所供奉。 其中许多物品是皇帝最喜欢的物品法门寺出土的茶具,并在他成为太子之前刻有僖宗皇帝的名字。 可见是经过专门烧制的。 第三,颜色的好恶大多与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素质有关。 各种釉色大行其道,不仅深得历代帝王的喜爱。 因此,现代的“烧成不足”、“黄釉”之说,虽然在检测方法上无可否认是科学的、进步的,但在颜色识别上很可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 唐代,人们崇尚奢华,喜爱金银,这是众所周知的。 用浓重的色彩装饰供品,就像皇室成员一样自然。
秘彩瓷碗
唐朝皇室尤其喜爱密宗佛教。 隋唐时期,佛教在长安盛行。 来长安传教、留学的印度僧人,在寺院翻译佛经,讲授密宗。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被誉为“开元三祖”的印度高僧善无为、金刚智、伏空曾来此寺传授密宗佛法。 因此,大兴山寺成为当时长安三大佛经翻译地之一。 中国密宗佛教的发源地。 法门寺是佛教密宗供奉圣物的圣地。 地宫内各种文物的造型、装饰、布局,在精神内涵上都与密宗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密宗对唐代皇室的影响之深远。 在此背景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瓷器制造商自然而然地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将佛教生活艺术的内容呈现在瓷器上。 从法门寺出土的秘彩瓷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佛教密宗的审美观念加深了秘彩瓷器的文化魅力。 秘彩瓷的经典图案“莲花”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经典艺术符号。 它是佛教的圣花,代表美丽高贵的形象,也体现了圣洁、吉祥、吉祥的寓意。 秘彩瓷的主要颜色是青色。 青色,一般指一种偏绿的蓝色。 蓝色在佛教中被赋予庄严、神圣的意义。 秘彩瓷的名称是否与密教有关尚不得而知,但从法门寺地宫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秘彩瓷不仅是晚唐美术工艺的典型代表唐代,也是晚唐佛教文化艺术的代表。 是产品的真实写照。
密彩鸟纹鎏金银纹扁瓷碗
法门寺地宫唐密坛城金刚界坛
法门寺地宫是唐代密宗佛教的最高法境。 2006年,法门寺博物馆向参观者展示了破译的《法门寺地宫唐密坛城金刚坛》,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五轮塔、45尊菩萨像、八重宝字、多幅壁画、巨型雕塑等,以立体景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佛教密宗的“无上法界”。 密宗坛城的布置要求非常精致、庄重,道具的材料不是金就是银。 修习每种方法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对上师进行慷慨的供养。 有一首诗概括了八大宗派的特点。 第一句是“密者富,禅者贫,方便清”,表达了要想学佛法密宗,必须经济富裕。
3D打印秘色瓷碗
为什么密宗如此受到中国皇帝的青睐? “三十年之初,盛世和谐”是其宏大的外因,但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内在因素。 首先,密宗仪式与中国传统祭祀形式非常相似,坛城的构成也非常相似。 它与中国祭坛、寺庙的构成基本一致,容易被中国人理解和接受。 其次,密宗认为六波罗蜜不需要特殊复杂的仪式,观想坛城很快就能成佛。
毫无疑问,地宫茶具就是佛指舍利的供品。 这些茶具于公元874年藏于法门寺地宫时,是用于庄严佛法、礼佛之用,并未作为陪葬品放置。 地宫系列茶具是世界文化史上发现最早、种类最齐全、制作最精美的茶具。 地宫系列茶具设计科学,造型优美,质感优良,搭配合理,使用方便,工艺水准高。 它们体现了唐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盛唐气象”的生动体现。
唐代五瓣葵口大凹底密彩瓷盘
“1987年,中国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20件精美的琉璃器,这些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琉璃器。在欣赏这些外国文物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与不同文明打交道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他们所创造的精美物品,而应该欣赏他们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欣赏他们对过去生活的艺术表现。 ,但也应该让他们内心的精神保持活力。起来吧。” 2014年3月27日,他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要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文明交流互鉴。 它将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只有一座秦岭,只有一个丝绸之路起点。 陕西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它对中国茶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陕西是中国最早的茶叶产区之一; 陕西是最早引领贡茶制度化的地方; 陕西出土的文物弥补了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不足; 陕西的饮茶习俗丰富了中国茶俗的内容; 陕西是茶马贸易的重要地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 陕西是中国“茶马古道”、“茶叶古道”的重要枢纽之一。 陕西不仅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腾飞地。
附:赵朴初:对扶风法门寺出土佛指舍利的赞誉(1987年5月25日)
之前给过两次佛牙,
游览缅甸和斯里兰卡;
举国上下力迎朝拜,
The city is full of fragrant flowers,
Bathing the Buddha this year will bring good fortune to everyone.
The sound of thunder shakes the world;
Unexpectedly, good news comes one after another,
The treasure was first opened in Famen Temple.
So I traveled to the south in the evening,
Seven days around Bangkok city;
Pay homage to the Brahma Palace and pay homage to the white feet of ginseng,
The Buddhist king and people are kind and friendly.
I am always blessed with good fortune,
When I return home, I have to support the wind;
Many treasured niches emerged from the ground,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times, there is nothing today.
Come to Xi'an with no time to warm up.
Celebrating hard work, guests and host rejoice;
Show me video slideshow,
It's like being placed in Tang Xian's room.
The round trip is four hundred miles,
Even an empty tower can bring joy!
Is there any success if nothing goes wrong?
He is waiting to see Lingyun rise.
Descending a large tunnel into the underground palace,
Deeply closed in the palace;
Little did you know that it was pitch dark,
The eight heavenly dragons support the great hero.
When the jade coffin is opened, the Buddha's finger bones are revealed.
It once brought tears to the eyes of the Emperor of Tang Dynasty;
I want to see my six-foot-long body back then,
A group of demons from the Three Realms subjugated him!
Staring at the shining and moist light,
Different qualities are stor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Shadow bones are neither the same nor different,
It is as clear as the reflection of three rivers in January.
All silver and glazed treasures,
The exquisite workmanship is extremely brilliant;
The whole cassock is waiting to be unfolded,
The heavenly garments are everywhere and boundless.
I admire our ancestors for their hard work and wisdom,
Wherever the skillful hand reaches, it is as if there is a god;
The secret protection relies on the power of Buddha,
Many calamities can preserve rare treasures.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stiny lead to a prosperous age,
It is good to use Buddhist services to help cultural governance.
Heavenly beings are learned and virtuous,
Wealth and law are both applied to persuade toast!
Reappearing solemnly and contending for shade,
The protective objects are heavy with dust;
The light of the heart is always focused on near and far,
Don't Don't forget to look at the present in your career.
信息来源于网络收集,本网站不对信息负责任,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