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冬季养生方法,两个动作配茶饮简单又实用
时间:2020-12-09 09:36:34来源:佚名

立冬已经一个月有余了。天气逐渐的转冷,冷空气频繁侵入,多地进入了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这种天气往往容易使人产生感冒,以及引起多种疾病发生。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强抵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寒冷的冬天,应该如何养生呢?老祖宗其实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好的建议。
早睡晚起
晚间到清晨是冬季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为抵御寒冷,人体必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对部分体弱的人来说尤为无益。所以,古人云:“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此之谓“卧藏”。
注意保暖
“九九歌”中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之说,是说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最不怕冷的双手也不要暴露在寒风中。外出时要穿着合适,戴好手套,最好把全身都包裹起来。《黄帝内经》云:“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此之谓“行藏”。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饮茶,来修身养性。
到了冬天天气寒冷、聚会增多很容易吃大量肉食,食后不易消化,造成肚子鼓胀,容易影响身体健康。黑茶能够消食去腻,化解积食症。所以黑茶最适合平素喜欢吃食肉的人,这是因为其茶性温润,去油腻、去脂肪、降血脂功效都比较显著。
一杯红茶在手,再冷的天气也会显露出暖暖的气息。在冬季喝红茶的时候,要尽量用盖碗或者功夫茶具冲泡,红茶一般不用壶煮,注意茶汤分离,以保证红茶的口感和滋味。当然,也可以仿照欧美下午茶做法,适当添加牛奶、蜂蜜等进行调饮,味道比较丰富。
普洱有生普和熟普之分,一般冬天推荐喝熟普。当然,对于老茶客来讲,陈年生普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初学者,还是建议以熟普开始,毕竟熟普的味道更加柔和醇厚一点,没有生普那么“霸道”。
白茶属于我国特有茶类,不经过杀青揉捻,传统做法是经过日光晒干。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和新工艺白茶等几大类。这些主要是根据鲜叶采摘标准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而加以区分的。俗话说得好,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陈化5年以上的老白茶,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冬天煮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