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并不是越新鲜越好
时间:2021-05-26 15:42:54来源:佚名

正因为发酵程度有轻重,工艺变化多端,再加之产地多样,造就了乌龙茶丰富多彩的滋味和香气,“山韵”“岩味”“观音香”,多种多样。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后发酵”是将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
“白叶一号”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通常在清明前一个月左右长出的芽叶偏白。谷雨时节,叶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
君山银针不是白茶,而是黄茶
我们知道白毫银针是有名的白茶。但君山银针和它看似是亲属,实则却是黄茶。
君山银针全由芽头制成,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身满布毫毛,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称为“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茶叶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的七天到十天之间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
君山银针有着黄茶黄汤黄叶的特点。
洞庭碧螺春产地不是湖南洞庭湖,而是江苏洞庭山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越存越好,并不是没有时间限制
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茶的加工工艺不同,存放时间和对其的影响也不同。
所以丰富的内质,和起催化效果的活性酶在时间的作用下,淀粉类物质水解为多糖类、蛋白类物质水解为氨基酸、各大分子转化为可溶于水的小分子,所以白茶越老,口感越丰富、饱满、协调。
抹茶不是磨碎的绿茶,而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粉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期,人们将春天里的鲜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起来。
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再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因此原名叫“末茶”。这就是最古老纯正的抹茶。
很多人以为抹茶就是绿茶磨成粉,这其实是错误的认知。
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毕竟是茶不是花
窨制花茶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捡剔。现在多数使用机器风选,将花瓣剔除,如果花瓣较多,说明捡剔不干净。
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越好
茶汤的颜色是受各种茶色素影响的。
红茶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单从茶汤汤色来说,不是越红越好。
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有很多人认为,饭后一杯茶,可以刮油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茶叶中含有鞣酸和茶碱,其中鞣酸进入胃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同时与蛋白质产生凝固作用,形成不易被消化的鞣酸蛋白凝固物。
不仅如此,饭后立即喝浓茶还会阻碍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建议最好喝白开水,可三十分钟后再喝淡茶。
所有的茶都不是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我们知道,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炒制或烘焙的过程。要等到火气褪尽后,口感才会变得更好。
都说绿茶越新鲜越好,但绿茶也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喝,新茶会给胃黏膜带来比较大的刺激。另外绿茶有一定的寒气,最好等它的寒气退去一些后再喝。而这时间,至少要半个月。和时间磨合半个月后的绿茶,新鲜度犹在,也足够健康。
所以说心急不喝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来源:茶姐聊茶,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