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六大茶中产量最大的,它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
绿茶的产地几乎遍布全国,极为广泛,比如主要有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地。泡
绿茶时我们常使用玻璃杯,好像没有比玻璃杯更适合
绿茶的了,虽然盖碗也适合,但比起玻璃杯来还要略输一筹。
玻璃杯透明度高,容易清洗,传热快,散热也快,很适合泡
绿茶。
绿茶是怕闷的,闷久了就容易发酸,而用玻璃杯冲泡
绿茶就不担心泡坏
绿茶,还能欣赏
绿茶在杯中浮沉美丽姿态,十分赏心悦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投茶后,起先
茶叶会漂在水面上,然后慢慢地有的
茶叶会沉到水底,不是一开始所有的
茶叶都沉入水底,是一部分能快速沉入,一部分还飘在水面不动弹。
有的人感到不解,为何有的
茶叶沉得快,有的沉得慢,有的漂浮在水面上,而有的沉入水底。
其实
茶叶下沉情况大有看头,从下沉现象可以大概看出
茶叶质量,只能说是大概,并非所有。因为影响下沉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温。
如果冲泡
绿茶的水温很高,那么
绿茶就会快速下沉,如果水温很低,那么
茶叶沉得慢。原因很简单,水温高则
茶叶容易泡开,也就是能快速舒展
茶叶,当
茶叶完全与水交融,茶就下沉了。
当水温低,
茶叶还未完全浸泡开来,还不能完全舒展开来,还很干,不够湿,所以就沉得慢。
抛开水温原因,还有可能是自身原因。如果
茶叶质量不佳,内含物质不丰富,底子薄,轻,所以沉得慢。
试想一下,如果是像开春头采的茶,用饱满芽头制成的茶,内含物质就很丰富,底子厚,重,有分量,那么就沉得快。
也有可能是冲泡方式不对的缘故,一开始
茶叶就没完全浸泡,有些浮在上面,没接触水,所以沉得慢。沉得慢还跟
茶叶的外形条索有关,比如是紧结的、厚实的等等,那么沉得快。
如果是较平展的,吸水性不好的,那么沉得慢。简单来讲,
茶叶之所以能沉入水底,一来是吸了很多水,二来自身重。
在同样的水温下,一开始沉得快的,估计吸水性好,自身重。反之则是吸水性不好,质量轻。不管轻重,好坏,时间一长,所有
茶叶都会沉入水底,而我们要珍惜的是
茶叶在水杯中上下浮动的优雅景象,不欣赏就会错过。(来源:友间茶社,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